2019年10月P2P網貸行業的成交量為570.27億元,相比上月減少127.16億元,環比下降18.23%,同比下降44.24%。本月成交量延續下降趨勢,下降幅度小幅擴大,主要是因為部分平臺為響應監管要求,主動減少發標數量或暫停發標、疊加十一國慶假期因素所致。
截至2019年10月底,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為8.9萬億元。
2019年10月中國網貸景氣指數為66.34,相比上月小幅下降4.81,行業景氣度繼續走低。景氣度指數的持續下行,一方面是因為行業風險顯現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,導致行業人氣下降;另一方面是平臺主動下降規模所致。
從各省市P2P網貸的成交情況來看,進入統計的31個省市中,10月有29個省市的P2P網貸成交量環比下降。北京、浙江、廣東和上海繼續排名全國前四位,10月的成交量分別為267.60億元、93.05億元、79.49億元和73.51億元。本月北京、浙江、上海和廣東分別出現不同幅度下降,其中上海下降幅度高達28.58%,約下降29.41億元;廣東下降幅度也達到21.94%,約下降22.34億元;北京下降幅度為18.97%,約下降62.54億元;浙江下降幅度最小,也達到了10.07%,約下降10.42億元。
如下圖所示,截至2019年10月底,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合計貸款余額總量為5892.69億元,環比下降3.39%,下降幅度為206.79億元,同比2018年10月底下降幅度高達29.20%。
從各省市分布看,北京、上海、廣東三省市貸款余額分別為2847.60億元、1477.67億元、772.26億元,三地占全國P2P網貸行業貸款余額的比例達到了86.51%,三個地區的貸款余額環比上月均有所下降,其中上海環比下降幅度最大,為9.18%,約下降149.32億元。浙江10月底的貸款余額排名全國第四位,貸款余額為382.11億元,環比下降6.62%,約下降27.07億元。
2、 網貸平臺數量與人氣
截至2019年10月底,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繼續呈現下行的態勢,跌破600家整數關口,下降至572家,相比9月底減少了29家。(注:按照暫停發標判斷標準,正常運營平臺仍然包括最后發標時間在8月、9月和10月的平臺,確認時間會有滯后,后期會對歷史數據進行回溯處理。標簽判斷標準詳見下表1)
據不完全統計,10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29家,其中停業轉型平臺為13家、問題平臺為16家。截至2019年10月底,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了6041家,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為6613家(含停業及問題平臺)。
北京和廣東兩地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超過百家,分別為132家和109家,兩地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持續下降。上海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54家,排名全國第三位。浙江以35家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排名全國第四位。四個地區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占比為57.69%。再看正常運營平臺數量排名尾端的地區,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不足10家的地區數量進一步增加,江西、廣西、遼寧等16個地區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均不足10家,其中湖南金融局對外公告消息顯示湖南全部平臺被取締,通過排查發現湖南平臺均已暫停發標,因此湖南月底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降為0。
如下表2所示,截至2019年10月底,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出借人數約為301.2萬人(不考慮去重情況),涉及貸款余額約為2238.1億元。
10月P2P網貸行業的活躍出借人數、活躍借款人數分別為142.92萬人、159.25萬人,其中活躍出借人數環比下降15.96%,約減少27.14萬人;活躍借款人數環比下降15.76%,約減少29.79萬人。
2019年10月,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.49%,繼續創近一年新低,環比下降18個基點(1個基點=0.01%),同比下降76個基點。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逐漸減少,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降低,再加上監管趨嚴,借款端利率水平的下降,部分平臺選擇降息,以維持或提高目前的盈利水平。
本月主流綜合收益率區間主要分布在8%-10%,平臺占比為49.21%;其次為綜合收益率在10%-12%的平臺,占比為29.60%;8%以下平臺占比為11.21%,環比上月增加0.06個百分點;綜合收益率在14%-18%的平臺數量占比1.75%。
10月份進入統計的全國31個省市中,廣東、海南等14個省份綜合收益率低于全國水平(9.49%),天津、青海和陜西綜合收益率最低,分別為7.75%、7.7%和7.04%。北京本月綜合收益率高于全國水平,為9.78%,環比下降30個基點;上海本月綜合收益率也高于全國水平,為10.18%,環比上升17個基點;廣東本月綜合收益率為9.26%,環比下降17個基點。綜合收益率最高的三省市分別是內蒙古、四川和湖北,分別為13.56%、11.98%和11.78%。
從10月各省市網貸綜合收益率變動情況來看,31個省市中,有18個省市的綜合收益率環比出現下降,下降幅度較大的三省是陜西、遼寧和河南。而綜合收益率上升的省市中,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廣西、內蒙古和貴州。
10月網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為14.5個月,環比縮短0.42個月,同比也縮短了0.16個月。
從P2P網貸平臺平均借款期限的分布上看,45.44%的平臺平均借款期限在半年以內。其中1-3個月區間的平臺占比為13.14%;3-6個月區間的平臺占比為30.37%;12個月及以上的平臺占比為17.19%。
10月進入統計的全國31個省市中,僅北京、貴州和上海的平均借款期限長于行業平均水平(14.50個月),分別為19.53、18.73、16.72個月。借款期限較短的三省市是河南、湖北和遼寧,分別為3.73、3.29和2.86個月。